English | 简体中文 | 繁體中文
查询

为什么要对彗星“深度撞击”?

在太阳系中,被人类探测器造访的彗星数量与行星数量差不多。其中绝大多数探测器都是从彗星附近飞过采集数据。但2005 年“深度撞击”探测器则采取了主动出击的策略。它释放出的撞击体以10 千米/ 秒的速度撞上长8 千米、宽5千米的坦普尔1 号彗星,扬起了其内部的物质,供探测器母船上的仪器研究。这一撞击在彗核上留下了一个直径100米的环形山。

彗星是冰冻的物质,保存着太阳系诞生时的信息。“深度撞击”就想探知彗星的内部物质,来揭开彗星的形成之谜,并且认识太阳系的原始状态。另外,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彗星和小行星曾经为地球带来了水和有机物,甚至有可能开启了地球上的生命演化,因此它还有助于揭开生命起源之谜。“深度撞击”的另一个现实意义则是为将来积累经验。如果以后出现彗星碰撞地球的可能,人类就可以运用宇宙飞船去放置爆炸装置,从而改变彗星的运行轨道,以避免它对地球的危害。

补充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