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云亦群游,神物有所归。麟凤在赤霄,何当一来仪。
往与惠荀辈,中年沧洲期。天高无消息,弃我忽若遗。
内惧非道流,幽人见瑕疵。洪涛隐语笑,鼓枻蓬莱池。
崔嵬扶桑日,照耀珊瑚枝。风帆倚翠盖,暮把东皇衣。
咽漱元和津,所思烟霞微。知名未足称,局促商山芝。
五湖复浩荡,岁暮有馀悲。
孤云亦群游,神物有所归。麟凤在赤霄,何当一来仪。
往与惠荀辈,中年沧洲期。天高无消息,弃我忽若遗。
内惧非道流,幽人见瑕疵。洪涛隐语笑,鼓枻蓬莱池。
崔嵬扶桑日,照耀珊瑚枝。风帆倚翠盖,暮把东皇衣。
咽漱元和津,所思烟霞微。知名未足称,局促商山芝。
五湖复浩荡,岁暮有馀悲。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