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uǐ zhì
药材名称 | 水蛭 |
药材拼音 | shuǐ zhì |
药材别名 | 马蛭、麻黄蜞、马蟥、水麻贴、沙塔干、肉钻子、蚂蝗蜞、蚂蟥 |
英文名称 | hirudo |
功效分类 | 活血调经药 |
药用部分 | 水蛭科动物水蛭Hirudo niponica Whitman等几种的全体。 |
(动)植物形态 | 水生环节动物。体长3~5厘米,宽0.4~0.6厘米。背面黄绿色或黄褐色,有5条黄白色纵纹,但背部和纵纹的色泽变化很大。背中线的一条纵纹延伸至后吸盘上。腹面暗灰色,无斑纹。体环数103。雄、雌生殖孔分别位于第31至第32、第36至第37环沟,两孔相间5环。阴茎露出时呈细线状。眼5对,排列成马蹄形。口内有3个腭,腭背上有1列细齿,后吸盘呈碗状,朝向腹面。 |
产地分布 | 栖息于沟渠或水田中,吸人、畜血液。分布很广,我国南、北方均有。 |
采收加工 | 夏、秋季捕捉,捕后洗净,用石灰或白酒将其闷死,或用沸水烫死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 |
药材性状 | 扁长圆柱形,有多数环节,长2~5厘米,宽0.2~0.3厘米,体多弯曲扭转。全体棕黑色,背部稍隆起,腹面平坦,前端略尖,后端钝圆,两端各有一吸盘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,无光泽。气微腥,味咸。 |
性味归经 | 性平,味咸、苦,有小毒。归肝经。 |
功效作用 | 破血、逐瘀、通经。属活血化瘀药下属分类的活血调经药。 |
临床应用 | 用量1.5~3克,煎服,或入丸、散;外用适量。用治癥瘕痞块、血瘀闭经、跌打损伤。 |
药理研究 | 具有防止血栓形成、并溶解血栓的作用;降低血小板的活性,抑制血小板的释放、聚集、粘附,而具有抗凝血、抗血小板的作用;影响血液流变学,降低血脂,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,保护内皮细胞,改善心血管功能;能促进脑血肿和皮下血肿的吸收,减轻周围炎症和水肿,缓解颅内高压,改善局部血流循环;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,改善肾功能;具有抗早孕及终止晚期妊娠及收缩离体子宫的作用。副璧昧归经薹咸、苦,平;有小毒。归肝经。 |
化学成分 | 主要含蛋白质。亦含铁、锰、锌等多种微量元素。新鲜水蛭唾液中含有一种抗凝血物质名水蛭素。 |
使用禁忌 | 体弱血虚、孕妇、妇女月经期及有出血倾向者禁用。 |
配伍药方 | ①治漏下去血不止:水蛭治下筛,酒服3克,日二,恶血消即愈。(《千金要方》) ②治折伤:水蛭,新瓦上焙干,为细末,热酒调下3克。食顷,痛可,更一服,痛止。便将折骨药封,以物夹定之。(《经验方》) ③治伤骨损折疼痛:水蛭(糯米炒黄,去米)、白绵(烧灰)、没药(另研)、乳香(另研)各等分。血余(童子小发)15团(烧灰)。上为末。五十岁以上服3克,二十(岁)以下服1.5克,小儿服半字,温酒调下。(《普济方》接骨如神散) ④治男妇走注疼痛,麻木困弱:水蛭(糯米炒熟)15克,麝香(另研)7.5克。上为细末。每服3克,以温酒调下,不拘时,日进二服。(《证治准绳》) ⑤治发背,初作赤肿:取活水蛭经血肿上,令饮血。水蛭吸血后腹胀自落,以新水养之即活。(《百一选方》) ⑥治月经不行,或产后恶露,脐腹作痛:熟地黄90克,虻虫(去头、足、翅,炒)、水蛭(糯米炒黄,去糯米)、桃仁(制)各50个。上为细末,炼蜜丸梧桐子大。空心温酒下五丸。未知,加至七丸。(《妇人良方》地黄通经丸) ⑦治妇人经水不利下,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:水蛭(熬)30个,虻虫(去翅、足,熬)30个,桃仁(去皮、尖)20个,大黄(酒浸)90克。上四味为末,以水五升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。(《金匮要略》抵当汤) |
功效与作用:养阴生津、润肺清心。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阴药。
功效与作用:泻热、凉血、明目、润燥。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泻火药。
功效与作用:清热解毒、排脓止血、消痈下乳。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解毒药。
功效与作用:利尿、消肿、降压。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。
功效与作用:散风寒、通鼻窍。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。